天津大学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前身是1933年成立的北洋大学电机系,素以严谨治学、务实求真而闻名。先后培养出以原清华大学校长高景德院士,北京邮电大学名誉校长叶培大院士,发电工程与设备专家梁维燕院士,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家、俄罗斯工程院院士贺家李教授,电力系统分析、规划与仿真专家余贻鑫院士,国际电机领域专家陈之藩教授,电力系统著名华人企业家荣智健先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各类杰出人才。
专业组成
学院现有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均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并分别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在学院所属的8个二级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和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为国家重点学科。学院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2个宽口径的本科生专业。每年本科生招生规模在330人左右,研究生在300人左右(硕士研究生约240人,博士研究生约60人)。
教学设施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在实验教学方面,学院具有各类专业实验室近50个,各类实验仪器设备约2500台套,设备总值2529万元人民币,实验室总面积5500㎡。其中与国内外各大公司企业合作建立的专业实验室4个,国家211工程项目资助建设与改造实验室8个,如EDA、CAI、CAD、电工电子等实验室。另外,学院还设立了开放实验室,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院现设二个系、五个中心、二个研究所。学院两个一级学科电气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学院的8个二级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和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均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学院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2个宽口径的本科生专业和一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楼宇自动化技术。
人才师资
学院有一支高效、精干、勇于开拓的师资队伍,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人才1人,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973”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14人,天津市“千人计划”引进人才2人。
科研能力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学院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近5年来,共完成科研项目200余项,获和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3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1000多篇,取得了丰硕的科技开发成果。仅2002年全院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己超过1500万元,在天津大学名列前茅。而且已形成多个在国内很有影响、具有自己特色的研究方向,如:电力系统规划、运行与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微机保护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新型电机及其控制技术,交、直流传动及调速技术,两相/多相流检测技术,计算机工业控制技术等。所完成的科研项目,已在全国多个相关生产技术领域推广应用,受到实际应用部门的高度评价。
学院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多种渠道办学的道路,先后同大庆油田、天津电力局、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大港电厂、海尔集团、渤海石油集团公司、华北油田、山西电力局、西安仪表厂、天津高频设备厂、胜利油田、建设部人事劳动教育司、河南电力局、美国霍尼韦尔公司以及香港理工大学、台湾中原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彼得堡工业大学、莫斯科大学、日本九州工业大学等几十家中外企业和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和学术交流关系。尤其是同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合作,由公司投资130万美元建立的楼宇自动化中心,其实验室规模和软硬件装备水平达到同行业国际、亚太地区。同天津电力局、河南电力局、天津大港电厂合作,筹措资金400万元人民币建立的电力研究与培训中心,内设教室、学生宿舍、教师公寓等配套设施,总面积达3300㎡。所有这些都为学院的学科建设、教学与科研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电气工程系[2]
电气工程系 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能源工程学院电力工程系于1996年由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教研室和电机电器控制教研室组建而成,同年由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和电机电器及其控制专业合并为一个宽口径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力工程系目前有一个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三个硕士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三个博士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和一个电工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每年招收本科生约160名,硕士生40名,博士生12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授予权的专业,著名的电力系统专家、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奠基人之一、俄罗斯国家工程院院士贺家李教授是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享有崇高的威望。
电力工程系历史悠久,一贯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积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科研硕果累累,已有多项成果荣获国家教委三大奖。近年来科研经费以25%的速度递增,2000年科研经费已达300多万元,在自动化学院中排名。
电力工程系现有教职工38名,其中教师29名,有教授7名、副教授15名,余贻鑫教授、孙雅明教授、陈超英教授和王成山教授为我系博士生导师,教师中有16人具有博士学位。
电力工程系实验设备,校友荣智键先生捐赠的微机实验室有30多台PIII计算机,动态模拟实验室有4台模拟机组,还有电机实验室、高电压实验室、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这些实验设施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电力工程系与许多电力部门密切合作,每年为我国电力工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水平的电力人才。目前与天津电力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内蒙古电力公司联合举办了三个工学硕士及工程硕士的研究生班,与华北电力集团联合举办了每期50人已16期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培训班,同时还举办了夜大、函授本科与专科成人教育班。
为了加强本科教育,我系在新生中设立了贺家李奖学金,每年对于考入天津大学的新生,全校名奖5000元,自动化学院名奖3000元,电力工程系名奖2000元,各奖可以兼得。
自动化系[3]
自动化系自动化系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
自动化系有四个硕士点专业:
1.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2.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3.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自动化系有三个博士点:
1.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博士点:主要研究方向:在线检测技术及系统、两相流/多相流在线检测技术、传感技术及信息处理、计算机测控系统、计算机过程控制等。
2.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博士点:主要研究方向:现代电力传动及其计算机控制、电气传动系统的智能控制、电气传动的工业应用、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及其应用、计算机工业控制技术等。
3.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点: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控制理论与系统、基于网络的控制理论与系统、计算机控制装置与系统、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理论、自适应控制理论与应用、电力电子技术与装置、交流驱动控制系统与技术、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
自动化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自动化专业覆盖1998年大学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前的自动化、工业自动化、自动控制、飞行器制导与控制(部分)、电气技术(部分)、流体传动及控制(部分)及原仪器仪表类中检测技术及仪器仪表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
自动化专业的性质是:强弱点并重,软硬件兼顾,控制理论和实际系统相结合,面向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和其他对象控制。为全国工业、交通、商业、农林、金融等行业培养自动化工程技术人才。
本科生专业课程
1.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要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
语言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
面的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制造运行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自动化、电子、计算机等邻近领
域的科技工作。
2.主修课程
3.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修业年限:四年
5.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6.基本教学要求(略见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7.现专业设置理由
(1)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等专业的专业范围偏窄,但主干学科、
主要基础与技术基础课程基本相同,重新组建宽口径专业,适当扩展电子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
处理、自动控制等方面的课程,实现强电与弱电结合,互相渗透,可以大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领
域,提高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适应性,开辟新的工作领域,以便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由于原有基础
与技术基础课基本相同,宽口径的教学组织较容易实现。
(2)有利于传统专业的更新改造。目前电力电子技术已经应用到电力输配电系统,并引发广泛的
研究课题,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站、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以及电气测
试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因此,在专业内容中引入计算机、电子与控制等新兴技术,有利于传统专
业的更新改造,有利于和相近的自动化专业的融合。